皓达讲堂
Hrda lecture hall
其他
冷棚升温经济实惠方法
作者:hrda-llj
种植冷棚快速升温的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光照、保温、热源补充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一些实用且高效的升温措施:
一、提升自然光照效率
1. 清洁棚膜
- 定期清除棚膜上的灰尘、积雪或结露,提升透光率(透光率每提升10%,棚温可升高1~2℃)。
- 使用高透光率的PO膜或EVA膜替代普通PE膜,透光率可达90%以上。
2. 延长光照时间
- 早晨尽早揭开保温被或草苫,傍晚延迟覆盖,充分利用白天光照蓄热。
- 阴雨天使用补光灯(如LED植物灯)辅助增温,同时补充光照。
二、加强保温措施
1. 多层覆盖
- 内层:棚内架设二道膜(距离外层膜20~30厘米),可提高夜间温度2~4℃。
- 地面:铺设黑色地膜或银黑双色膜,吸收阳光并减少土壤散热。
- 极端低温时,可在作物上方搭建小拱棚(三层覆盖),局部升温效果更佳。
2. 墙体与地面蓄热
- 后墙涂黑或悬挂反光膜,增强吸热能力;夜间释放热量。
- 地面铺设碎石或放置水桶(白天吸热,夜间放热),利用热容效应稳定温度。
三、主动加热方法
1. 生物发酵增温
- 在种植行间开沟填入秸秆(如玉米秆、稻壳)与皓达、枯草芽孢杆菌混合物(厚度30~50厘米),覆土后适量浇水启动发酵,可释放热量持续10~15天,升温3~5℃,同时可以很好的改善土壤生长环境。
- 注意控制湿度,避免产生有害气体。
2. 临时热源补充
- 热风炉:燃油或燃气热风炉可快速提升棚温(每小时升温2~5℃),适合大面积冷棚。
- 电加热:使用陶瓷加热器或红外线灯局部加温,节能且针对性强。
- 地热线:在苗床下方铺设地热线,精准控制根区温度(适合育苗或高价值作物)。
四、减少热量流失
1. 防风密封
- 检查并修补棚膜破损处,门口加装双层门帘或挡风板。
- 棚体四周挖防寒沟(深50厘米,宽30厘米),填充秸秆隔绝地冷。
2. 湿度管理
- 避免傍晚浇水,改用滴灌或膜下灌溉,降低空气湿度(湿度每降10%,体感温度升1℃)。
- 晴天中午短时通风排湿,减少潜热损耗。
五、特殊场景应急方案
- 极寒天气:临时燃烧增温块(如石蜡增温块,每块燃烧4~6小时,升温3℃),需注意通风防一氧化碳中毒。
- 短期育苗:搭建简易温床,底层铺20厘米新鲜马粪(发酵产热),上层覆土播种,可维持25~30℃地温。
- 提升作物抗寒性:皓达300倍+磷酸二氢钾600倍叶面喷施,可提高叶片功能性,增加作物抗寒抗病性。
注意事项
- 升温需循序渐进,避免短时间内温差过大导致作物应激。
- 白天棚温不宜超过35℃,及时通风防止高温灼伤。
- 结合作物需求调整:例如茄果类蔬菜白天25~30℃,夜间15~18℃;叶菜类可适当降低。
通过以上方法组合使用,可有效提升冷棚温度5~10℃,尤其适用于早春茬或越冬栽培。建议根据成本和作物类型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案(如常规种植以多层覆盖+皓达芽孢生物发酵为主,高附加值作物可搭配热风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