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管理
Planting management
马铃薯晚疫病准确预警是关键
作者:hrda
根据重庆市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监测结果显示,2016年马铃薯晚疫病在重庆市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域呈现流行风险。针对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态势,晚疫病专家车兴壁深入酉阳、黔江濯水镇、阿蓬江镇、青岗乡、双泉乡和苍岭乡等地实地调研,了解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情况,指导当地防控工作的开展。
根据酉阳县5月10日全县晚疫病普查,晚疫病发生面积15万余亩,一般病株率42.8%,较上年同期增长36.1个百分点,最高病株率90%,较去年同期增长78.7个百分点,发生程度4级以上,组织农户防治8.3万亩,施药不及时,防治效果较差。该县部级马铃薯万亩高产示范片2000亩核心片内,通过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预警数据分析,科学施药,目前青薯9号、鄂薯10号等晚熟品种在第四代开始施药,交替四次施用代森锰锌和霜脲锰锌,目前核心示范片内一般病株率在3%左右,按照系统指示施药能将病害损失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黔江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面积16万亩,目前防治面积3.5万亩次,发生程度为大发生。田间马铃薯晚疫病侵染情况超过2012年,以邻鄂监测点为例,主要表现为:一是初次侵染时间早,初次侵染日为3月23日,比2012年早15天;二是第一代和第二代侵染次数较上年多2次;三是侵染强度大,第一、二代的14次侵染有10次为极重侵染,1次重度侵染,2012年的10次侵染有5次为极重侵染,4次重度侵染。鉴于黔江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严峻形势,黔江区植物保护检疫站及时发布植保情报2期,以农委名义发布晚疫病防治紧急通知一期,并向区政府上报马铃薯晚疫病有害生物灾害的请示。同时,在沙坝乡、水田乡、邻鄂镇分别开展统防统治工作,统防统治示范面积1500余亩。目前示范片已普遍防治三次,即将开展第四次防治。5月上旬调查,海拔600米以下地区未防治薯田一般病株率52%,最高94%,海拔1000米左右地区未防治薯田一般病株率35%,最高72%,统防统治示范区病株率5-10%。根据实地调查,大多数未防治马铃薯田块晚疫病病株率达100%,产量损失在50%以上,只有少部分马铃薯种植大户或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进行了防治,而且防治效果很好,预计单产水平可以达到1500公斤以上。
由于酉阳、黔江马铃薯种植户为小规模种植,户均马铃薯种植面积仅为1-2亩之间,尽管两个区县提前已经将马铃薯晚疫病预警信息发布到各乡镇农技部门和农户,但很多农户不够重视,抱着“广种薄收,听天由命的”想法,加之防治药械缺乏,导致减产严重。